糖尿病:万病之王

陈应伟发布

好资讯,齐分享!
糖尿病:万病之王

这文章以【 糖尿病:万病之王 】一点也不为过。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, 其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(或俗称高血糖)。 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多种的并发症, 包括心脏病、中风、失明、肾衰竭和下肢截肢。 可以说从头到脚, 里里外外的器官, 都可能被糖尿病影响, 引起特定的疾病。


糖尿病的全球发病率

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(IDF) 的数据, 2021 年全球约有 5.37 亿成年人(20-79 岁)患有糖尿病, 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 6.43 亿, 到 2045 年将上升至 7.83 亿。

  • 地区分布:  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西太平洋地区,其次是东南亚和欧洲地区。
  • 国家分布:  中国、印度和美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。
  • 年龄分布:  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,45 岁以上的成年人患病率最高。
  • 性别分布:  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发病率相似。

糖尿病的类型

糖尿病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

  1. 1型糖尿病: 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 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并破坏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。 胰岛素是一种激素 (荷尔蒙), 负责将血糖从血液中转运到细胞中。 在身体不能产生胰岛素的情况下,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。
  2. 2型糖尿病:  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, 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%以上。 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, 或者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。 2型糖尿病通常与肥胖、缺乏运动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。
  3. 妊娠糖尿病: 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发生在怀孕期间, 通常在分娩后消失。 然而,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。 生下的婴儿在日后患上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机率也大大的提高。

糖尿病:万病之王 的症状

我相信你一个时常听到 “三多,一少” 吧? “三多,一少” 就是病患会 多尿, 多渴, 多吃 和 体重减少。 其他糖尿病的症状可能包括:

  • 疲劳
  • 视力模糊
  • 伤口愈合缓慢
  • 频繁感染

更详细的糖尿病症状是什么? 【阅读相关文章

如果尿液中出现糖分, 那就代表有糖尿病了吗? 【阅读相关文章


如何诊断 糖尿病:万病之王

糖尿病可以通过以下血液检查来诊断:

  • 空腹血糖测试:  测量空腹至少8小时后的血糖水平。
  •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:  测量饮用含糖饮料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。
  • 糖化血色素/糖化血红蛋白 (A1C) 测试:  测量过去2-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。 【阅读相关文章

糖尿病:万病之王 的治疗

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, 预防并发症。 治疗方法包括:

  • 健康饮食:  选择富含纤维、低不良脂肪和低糖的食物。
  • 定期锻炼: 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
  • 药物治疗:  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。
  • 血糖监测: 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。

糖尿病控制不好让你很沮丧? 【点击观看相关影片】


糖尿病:万病之王

糖尿病:万病之王 这个称号, 糖尿病这疾病真的是当之无愧。 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, 如果血糖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, 可能会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。 这些并发症通常分为 急性并发症 和 慢性并发症 两大类。以下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详细介绍:


一、急性并发症

急性并发症通常是由于血糖水平急剧升高或降低引起的, 需要立即治疗, 否则可能危及生命。

1.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(DKA)

  • 原因: 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, 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, 身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, 转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, 导致血液中酮体积累, 引发酸中毒。
  • 症状: 呼吸急促、 fruity breath(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)、 恶心、 呕吐、 腹痛、 意识模糊, 甚至昏迷。
  • 治疗: 需要紧急住院治疗, 包括补充胰岛素、 输液和纠正电解质失衡。

2. 高渗性高血糖状态(HHS)

  • 原因: 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, 通常由感染、 脱水或其他疾病诱发, 血糖极度升高(通常超过600 mg/dL), 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。
  • 症状: 极度口渴、 尿频、 脱水、 意识模糊、 昏迷。
  • 治疗: 需要紧急住院治疗, 包括补液、 胰岛素治疗和纠正电解质紊乱。

3. 低血糖(低血糖症)

  • 原因: 常见于使用胰岛素或某些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, 由于药物过量、 饮食不足或运动过量导致血糖过低(通常低于70 mg/dL)。
  • 症状: 出汗、颤抖、心悸、头晕、饥饿感、意识模糊, 严重时可导致昏迷。
  • 治疗: 立即补充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(如葡萄糖片、果汁), 严重时需注射胰高血糖素或静脉注射葡萄糖。

低血糖非常危险, 要如何急救 低血糖呢? 【阅读相关文章


二、慢性并发症

慢性并发症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血管、 神经和器官的损害引起的, 通常发展缓慢, 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。

1. 微血管并发症

  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
    • 原因: 高血糖损害视网膜血管, 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
    • 症状: 视力模糊、 视野缺损、 失明。
    • 预防: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, 控制血糖和血压。
  • 糖尿病肾病
    • 原因: 高血糖损害肾脏的过滤功能, 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, 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。
    • 症状: 蛋白尿、 水肿、 高血压、 肾功能减退。
    • 预防: 控制血糖、 血压, 定期检查肾功能。
  • 糖尿病神经病变
    • 原因: 高血糖损害周围神经, 导致感觉异常或疼痛。
    • 症状: 手脚麻木、 刺痛、 烧灼感, 严重时可能导致足部溃疡或感染。
    • 预防: 控制血糖, 定期检查足部。

2. 大血管并发症

  • 心血管疾病
    • 原因: 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, 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。
    • 症状: 胸痛、 气短、 心悸、 头晕。
    • 预防: 控制血糖、 血压、 血脂, 戒烟, 健康饮食。
  • 外周动脉疾病(PAD)
    • 原因: 高血糖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阻塞, 影响血液循环。
    • 症状: 下肢疼痛、 麻木、 伤口愈合缓慢, 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。
    • 预防: 控制血糖, 定期检查足部, 避免吸烟。

3. 其他并发症

  • 糖尿病足
    • 原因: 神经病变和外周动脉疾病共同作用, 导致足部溃疡、 感染甚至坏疽。
    • 症状: 足部疼痛、 溃疡、 感染、 坏疽。
    • 预防: 定期检查足部, 保持足部清洁, 避免受伤。
  • 皮肤问题
    • 原因: 高血糖导致皮肤干燥、 感染风险增加。
    • 症状: 皮肤干燥、 瘙痒、 感染。
    • 预防: 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, 控制血糖。
  • 消化系统问题
    • 原因: 高血糖损害自主神经, 影响胃肠功能。
    • 症状: 胃轻瘫(胃排空延迟)、 腹泻、 便秘。
    • 预防: 控制血糖, 调整饮食。

糖尿病:万病之王 的预防

虽然1型糖尿病无法预防, 但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或延缓:

  • 保持健康的体重
  • 定期锻炼
  • 健康饮食
  • 戒烟

看了以上的资料, 你还能对糖尿病置之不理吗?

是时候正视糖尿病了, 【糖尿病资讯】 这个网页肯定能帮助你。 【阅读相关文章

你是不是有疑问,不知道应该问谁呢?

患有糖尿病,是不是让你很沮丧,没人能倾诉?

血糖一直无法达标,让你感觉很气馁?

加入糖尿病联盟吧!【点击加入】

在【糖尿病联盟】 大家一起努力,管理好糖尿病,享受健康生活!

参考文献

  1.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. (2021). IDF Diabetes Atlas, 10th edn. Brussels, Belgium: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. https://diabetesatlas.org/
  2.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. (2023).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—2023. Diabetes Care, 46(Supplement_1), S1–S156. https://doi.org/10.2337/dc23-Sint
  3.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. (2022, December 16). National Diabetes Statistics Report. 
  4.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. (2023, April 5). Diabetes. https://www.who.int/news-room/fact-sheets/detail/diabetes


陈应伟

我是陈应伟。我是一名家庭医学专科医生。 我会为你提供正确和有用的糖尿病资讯。

0 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Avatar placeholder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